免责声明:金色财经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。请确保访问网址为(jinse.cn) 举报

    冷思考:项目方如何才能找到合适的“生态位”?

    作者:Haotian 

    一个好的项目"生态位"应该是怎样的?最近跟一些老板深度聊完发现,大部分项目都没找准自己的生态位:

    1、技术门槛高,但一定要有深度应用场景。比如ZK零知识证明可以做zkVM、跨链桥、可验证计算,但综合成本和效率考量,目前只有zk-Rollup layer2扩容跑通了。其他方向都找不到深度应用场景,技术再牛也是空中楼阁。

    Mind Network的FHE技术看似门槛很高,实际上一直找不到应用场景。那些做ZK协处理器的项目也大都症结在此;

    2、市场需求要接地气,别靠假想驱动。有一些项目经常云云假设有1%的用户使用我们的产品商业想象空间就会多大多大,但实际上可能连这1%的需求都可能是伪造的。

    Huma做PayFi切入应收账款、跨境支付,基于合规背景还算靠谱。但那些号称要做"去中心化Stripe"的项目,传统支付哪里不好用了?;

    3、商业模式要能在2B和2C之间摆渡。纯2C享受Fomo红利,但熬不过寒冬;纯2B让散户没参与感,营销成本居高不下。最聪明的做法是是两边都要,机构买单、散户买账,才能穿越周期。

    Backpack钱包+交易所+NFT社区,机构散户都照顾到了。Particle搞链抽象+应用产品也是兼顾2B2C。相比之下,那些纯做infra的项目,动不动要做全链DA层,只能靠机构输血;

    4、商业愿景只需"不可证伪",别贪大求全。什么叫不可证伪?短期内你证明不了我是错的。一些layer2项目总说"只需要一波mass adoption就能爆发",这种宏大愿景短期无法验证的前景等于没前景。

    KaitoAI可能压根不是AI公司,但切中了KOL和项目方注意力经济的生意缺口,就具备了不可证伪性。别动不动就要“重新定义XXX”;

    5、Timing很重要。技术成熟度、市场教育、竞争格局三个变量的交集,就是时间窗口。AI Agent为什么现在火?LLM够用了,TEE成熟了,用户接受度起来了。三年前谈AI颠覆一切纯属灌鸡汤。

    Solana MEME热潮下,竟然还有项目在做GameFi,想靠板块轮动眷顾自己。想想MEME背后的操盘逻辑,就知道游戏这种落地慢、周期长的项目为啥到不了聚光灯下;

    6、生态要有自增长属性,不能永远靠运营推动。空投拉用户,Grant补贴开发者,这些只是起步手段。真正的网络效应是用户越多价值越大,开发者越多生态越强。

    那些靠积分大战维护热度的layer2,从zkSync、Scroll到Linea,丢掉撸毛党后真实用户在哪?


    jinse.cn 0
    好文章,需要你的鼓励
    jinse.cn 0
    好文章,需要你的鼓励
    参与评论
    0/140
    提交评论
    文章作者: / 责任编辑:

    声明:本文由入驻金色财经的作者撰写,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绝不代表金色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

    提示:投资有风险,入市须谨慎。本资讯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。

    金色财经 > 链上观 > 冷思考:项目方如何才能找到合适的“生态位”?
    • 寻求报道
    • 金色财经中国版App下载
      金色财经APP
      iOS & Android
    • 加入社群
      Telegram
    • 意见反馈
    • 返回顶部
    • 返回底部